2025年10月日志记录。

  • 专注自身,尊重他人命运
  • 紫川-百年悲歌
  • 最近的运动状况
  • 上瘾体质
  • 关于教育的思考

专注自身,尊重他人命运

今天上学路上,给娃讲扁鹊三兄弟的故事,突然反思自己之前可能错的离谱。

​故事大意是:魏文候问扁鹊说:“你们家兄弟三人,谁的医术更高明?” 扁鹊答说:“大哥医术最高,二哥次之,自己最差。” 魏文候好奇道:“何出此言?” 扁鹊答:“大哥治病,常常通过望闻问切,诊断隐患,善于在病害形成之前就能事先铲除病因。可一般人并不知道他的高明,所以大哥声名不显。” “二哥治病,往往治于病情起初之时,一般人就以为他只能看看小病,所以他的名气只及于乡里。” “而我是治于病情严重之时,用针刺、用猛药,救人于危重之时,所以大家都以为我医术最高明,名气因此传遍天下。” ​ ​以前,总觉得扁鹊的大哥最牛逼,俺要学大哥,防微杜渐,万事能防范于未然最好。但带了娃之后,发现这压根就没用,娃子们看不懂未来,反而管束越多,事情往往越糟。倒不如扁鹊,救人于危难,更易被感恩铭记。 ​回想起在公司时也是如此 ….(此处省略100字),毕竟人活于世,不仅仅要会做事,还要会做人。 人皆有自由的思想,也皆有自己的运数。 ​既然提前预警并不能达成好的结果,索性不如只做兜底的救火队员,与人与己都更好。 ​何况自己能力有限,并无法充分预判未来,也无法保全他人。放下助人情节,尊重他人选择,接受他人命运,确实能让双方更轻松一些。 ​对朋友,对娃,对亲人皆应如是。 ​而自己这边呢,则是需要进一步强大自己的能力和内心,对他人不做期望,接受一切可能,允许一切发生。

紫川-百年悲歌

男人的成长已是坎坷不易,英雄的成长更是磨难多舛。​出生孤儿,最亲近的继父和师傅相继惨死,被家族冤枉抛弃,被青梅竹马背叛,兄弟手足相残,信任的同伴相继牺牲…最终一夜白发。感觉作者老猪还是手下留情,让剧情戛然而止,留了个好老婆给他,再继续写下去的话,搞不好最终还要落得狼叔那种孑然一身英雄迟暮的结局 ​这也是现在除了凡人,唯二能看的国漫了。

紫川的小说已经看完了,对于战争的战斗数据和战术描写,人物的刻画,以及权谋部分描写的相当优秀,配合冰与火之歌等书,可以支撑起我当前的游戏框架,可以学习。另外,之后有空看一下《亵渎》,全面完善自己游戏的世界观。

最近的运动状况

现在我也是同时练过泰拳,跆拳道,拳击,kick-boxing,巴西柔术的人了,哈哈哈哈哈,基本可以去报名参加MMA了 ​再加上之前学的剑道和Eskrima,咱也能算半个武术爱好者了

等老婆回来后,继续加强跆拳道,现在已经基本可以一字马了,哈哈,40多岁还能一字马踏天踢,也能倒立,再回顾补一下拳击,按也算相当不错了。

上瘾体质

俺真是超级易上瘾体质。 玩游戏上瘾也就罢了,运动也能上瘾;写代码也总上瘾,画画也上瘾过;旅游能上瘾,蹲家里学语言还上瘾,现在看书也玩命上瘾,根本停不下来。 一堆一堆看似矛盾的事情能在同一个都成为兴趣爱好,甚至上瘾失控……难怪自己先前总是恨一天不能有48小时可用,可是纵使如此“努力”,用力分散,终究是样样会,样样都不行。 ​老天,你当初是怎么造人的。莫不是俺患有多巴胺神经递质失调症?

关于教育的思考

这个视频国内居然也有,那就分享一下吧。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9axrKmbxiI

​大致也都是我现在的认知,随便跟着视频总结几点:

1,​要有世界观,先要去看世界,不能管中窥豹,这是改变的第一步。 2,​穷则变,变则通,生命不息,折腾不止。我总结自己最大的失败三条之一就是缺乏勇气(被家庭和国内社会教育废了),所以我接下来要改。有些人觉得我已经挺折腾了,但我对自己现状不满意,觉得自己必须更加折腾。人活一世,本来就是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就是图个经历体验,不折腾还活个屁。 ​3,现在的教育体制还是工业革命时期德国的那套工厂教育机制,培养的就是工厂工人,螺丝钉,韭菜牛马。要与时俱进改变传统观念。 ​4,作为父母,初心必然大多是好的,但视野,观点和方法未必正确,得到结果就可能错得离谱。“父母还能害你?”这句话可能就错得离谱。 ​5,人与人的差别,比人与狗的差别大的多。不同阶层的人考虑的事就天差地别,如果想改变阶级,那就不要按先前阶级的思维方式去考虑,那就只能对过往的经验,认知,人际关系甚至生活方式进行“断舍离”。 ​6,学习是一辈子的事,不是20年的事,而且很多能力的培养根本不需要那么多年。1年从零学到做个小程序员不是不可能,木工也好,园艺工也好,也就一年就能找个生计。语言也是如此,俩年妥妥就能应付生活。不用担心找不到工作,活不下去,也不用把技能想的太难,真正难的是改变思维方式。(话说我是真需要学厨艺和木工了,比写代码实用的多) ​7,我早已被国内家庭和社会“毁”了,看起来很春风得意,工作不错,其实是个废物傻逼,不敢越矩,没有创意。虽然正在清醒,但远远不够,所以我没资本去教娃什么,老老实实提高自己,等自己真行了,再跟他们交流学习就得了。 ​8,希望娃子成什么样的人,不如自己先成那种人,“身先士卒”是最好的教育方式 嘴巴讲道理是没个屁用的。所以,还是多提高自己一些,少在他们身上投入精力时间,应该是个更好的方法。 ​9,我现在做的还不够的点,在学校规则和孩子个性之间,“平衡”做的不够好,还是过多的考虑遵守规则,轻视了孩子个性,这个必须要改,他们妈妈的“散养法”就做的比我好。 10,对于完全的home school或internet school方式,我依然排序靠后一些,但属于可考虑范畴。虽然不去学校不拿文凭,天也塌不了,但也不想刻意和社会对着干,谁叫咱当爹的没实力,只能怪我。 ​ ​想到这些就总结记录下来,用以自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