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嬴. 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 救赵挥金槌,邯郸先震惊.千秋二壮士,煊赫大梁城. 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

这是李白《侠客行》中的名句,文坛大侠金庸的同名大作也正是由此诗得名.

中华的侠客文化由来已久,其实从文化背景来看,武侠应当是占中国文化不小的一块份儿,鲁迅写《流氓的变迁》的时候就把这个历史小小的回顾了一下,其实从《史记》中就开始了武侠文学的起源.后来唐代的笔记小说,宋的话本到最后明清的小说,笔记中无不涉及武侠.

中国侠客的传说最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就有了,李白《侠客行》歌颂的就是协助信陵君窃符救赵的侠客朱亥和侯嬴.

在那个乱世中,儒家文化和其他诸子百家处于同等的百家争鸣的时代,并没占统治地位,所以游侠击剑的江湖客并没成为统治阶级约束的对象.相反的贵族官宦们反而大量的豢养这类江湖门客以扩充势力,而对于主君的恩养,门客们往往尽忠到底以死相报.

台湾大宇著名的轩辕剑系列的第I,II部和外传《枫之舞》和近几年大陆的新游戏《春秋英雄传》等作品都是描写这一历史时期的侠客故事的.

在春秋战国时代的豪侠们我行我素,可以同王孙公子共饮;可以同贩夫走卒畅谈.他们没有明确的戒律,似乎只有不欺良善一条而已.为了匡扶正义,侠客们可以上诛昏君下斩谗臣,根本没有什么权势可令他们屈服.由此看来这种原始的侠众道精神,倒是最符合侠客精神的本质了.

结束了长期战乱的春秋战国时代的秦始皇以法家思想来治国,严酷的法令和剥削将百姓压制的难以生存.又是侠客英雄们揭竿而起,陈胜,吴广乃至其后的项羽刘邦起事之初无不是得到了地方豪强势力的响应.

就历史记载,汉高祖刘邦本人就是一个”流氓”出身的亭长,他所结交的屠狗为业的樊桧等人皆是地方上的侠客一类人物.在这些江湖客的帮助下刘邦终于夺取了天下,当然这位汉高祖的为人一直为天下人所不齿,但这也不能掩盖他结束了秦末乱战局面的功绩.

在西汉王朝创立之初,刘邦很为如何约束自己手下的将领们而犯愁,这些江湖豪杰出身的将领们完全继承了他们在春秋战国时代的前辈的精神,对皇帝并不是怎么放在眼中.

史书记载过他们在刘邦的正殿里放纵饮酒,喝醉之后大声呼喝,用刀剑乱砍大殿里的柱子.对此感到头大的汉高祖接受了儒生的建议,建立了一套繁琐的礼仪制度来限制部下们的行为,享受了三拜就叩首的皇家礼节的汉高祖这才欢呼一声:“朕今日方知皇帝之威严也!“从此之后儒家思想开始被汉朝统治者所接受,到了汉武帝时”废黜百家,独尊儒术”,正式确立了儒家思想在中国思想界的统治地位.

儒家思想提倡庶民服从皇帝,鼓吹天子的威严不可侵犯,同时也主张统治者用温和的手段统治国家.这也是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所需要的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的客观要求.正是从这个时代开始中国的侠客们开始进入了备受压制的数千年的沉闷岁月.

因为春秋战国时代的武侠实际上已是个人对自己正当权利和民主自由的不屈抗争精神的一部分.所以压制来自民间的这类反抗也就成为儒家文化的传统.

“侠以武犯禁”成为几千年来统治政府的一贯宣传.不过,中国的侠客文化并没有因此而销声匿迹,他们只是沉淀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底层,在那里继续着他们除暴安良的梦想.只要一遇到社会动荡,王朝更替的时机,侠客们就会立刻浮出水面大展身手.

统治中国400年之久的汉王朝终于在一场黄巾大起义之后毁灭了,每个中国人都熟悉的三国英杰们在逐鹿中原的战场上大显身手.刘备,关羽,张飞都可以算是地方上的豪强势力,其中尤其以关羽的经历最符合侠客的身份.他在老家因为见不得恶霸欺人,遂一刀砍了恶霸流落异乡.在桃园三结义的风云际会之后,刘关张的故事也就传遍了大江南北,并且一代代的流传至今.

作为一个被神话的关羽,他的经历为中国的侠客文化开创了一个新的时代:学习武艺,用以忠君报国,他是封建社会所塑造出的完美英雄.还有备受国人喜爱的赵云子龙(他也是日本人最崇敬的三国英雄)以及曹军阵营的许褚,典伟等人也都是江湖客出身,至于东吴阵营的”锦帆贼”甘宁更是绿林出身的海盗了.

也许还有一对父子值得在中国的侠客历史中大书特书——那就是在《三国演义》中被糟蹋得一塌糊涂的曹操和曹丕.

曹操乃世家公子出身,少年时春秋射猎,冬夏读书,胸怀着治国平天下的大志举孝廉而致仕.在乱世中挺身而出行刺董卓,事败后从容脱身而去随即举义兵会诸侯匡扶汉世,这些行径都是当时的贵族官宦们所不敢也不能为的.他的儿子曹丕在正史中是位了不起的英武君主,《魏书》记载曹丕自幼勤奋好学,无论是文还是武都在当时的贵族子弟中出类拔萃.他曾经同当时著名的剑客用木剑过招,在三招之内即看出对手破绽而制敌,当时曹家诸将均在场,“举座震骇,莫不拜服”.

曹操,曹丕,曹植父子都是著名诗人;还有以王粲,陈琳为代表的所谓建安七子.三曹和建安七子在诗歌创作上形成”建安风骨”,留下许多名篇.曹丕在少时随父出征袁绍时写下了歌颂燕赵游侠儿的名篇,其文风较其弟曹植显得分外刚劲,落落大方.身为统治者而有侠客风骨的曹氏父子,也只能因三国的乱世而生,在其后的中国历史中鲜有后继者矣.

三国之后的侠客故事似乎由于南北朝乱世而鲜有流传,直到唐朝这个中国封建社会的巅峰国度出现之后,侠客们又得以扬眉剑出鞘了.

《隋唐演义》中瓦岗寨的侠客英雄们打家劫舍反抗朝廷好不快活,程咬金,秦琼,罗成等英雄最后还是全伙的成为了大唐的官军.混合了北方突厥血脉的唐王朝统治者所采取的开明和包容的国策,使得盛唐成为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强大王朝.开疆扩土,征战四方,唐朝开创初期的民风尚武,人人以从军建立战功为荣,连李白都有过骑马仗剑出击塞外的经历.风尘三侠的故事正是说明了唐朝是侠客们的天堂,当然虬髯客和红佛女的黯然离开中土到海外建国和李靖降伏李世民成为大唐开国元勋的不同遭遇也说明了侠客只有在符合忠君爱国的条件下才有可能存在于即使是像唐这么开明的盛世之中.

唐末军阀混战时期,关于唐赛儿等侠客的传记流传于民间的笔记小说中,也正是从这个时候起,中国武侠文化正式诞生了.

其实中国自古对于侠客并无什么明确的定义,在中国的文化中,侠客所占据的地位是远远不如骑士文化在西方的地位的.侠客们一直就只存在于野史和传说中,任何人也并没有明确他们的美德和行为规范–如果说有的话,似乎能挑出来的就是义气为先了.

究其原因,正是一个信奉儒家文化的中国是倾向于维持一个稳定,自给自足的国家的思想的.而侠客们所代表的自由,民主和反抗封建等级制度的特性使得他们永远只能是一个异类,在二十四史中如果能有关于他们的点滴记载就属难能可贵了.

明末清初的《水浒传》可以说是武侠文化兴盛的开端,虽然梁山好汉们只反贪官不反皇帝(到最后连贪官都不反了,只是一心等着招安),然而还是有鲁智深,武松等真的汉子撑起一片侠义的天空来.至于李逵那双板斧只管往鸟男女们的狗头上砍去的时候,是何等的大快人心!

到了清末民初之时,从平江不肖生的《江湖奇侠传》开始是中国现代武侠小说的起源.那是个中华民族蒙尘的时代,真正的内忧外患,武侠的精神就显的格外的可贵,基本上讲,武侠小说的产生同自由民主等新观念在中国萌芽是同步的,中间有很多剑侠飞仙的描写,一方面是有些逃避现实,另一方面也不能不说是对个人无拘无束生活的向往,可以说,武侠是时代进步的另一个侧面反映,当然,要看你怎么看了.

现代武侠质的飞跃和集大成是在六七十年代的香港和台湾,那正是华人经济圈发展最快的地方和最黄金的年代,出现了金庸,古龙等一大批优秀武侠作家,武侠读物一方面在人们紧张工作之余,起调剂身心的作用,一方面是一种新的文学形式,是文学自由化,多元化,健康发展的反映,同时,它从一个侧面,用天马行空的方式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和政治作了另外一个视角的反思(当然并不全面和系统).

看这时期的武侠小说,歌颂的是英勇,机警,热血,青春,生命,爱情,友情,正气和侠义向上的东西为主,照着去做的话,至少用现在的标准来看,不会是一个无用之人.

侠客,永远是中国人的传奇.

人间五十年,去事恍如梦幻.天下之内,岂有长生不灭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