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漫画在吸收和借鉴了中国国画中的白描手法后,结合了西方动画的手法,将漫画推进到了一个新的境界。可以说日本漫画是伴随着80年代出生的中国青年成长起来的。

本文将对日本的几部有典型意义的漫画《圣斗士》、《足球小将》、《浪客剑心》中的武士道精神进行分析,证明漫画在日本的流行是在于这些漫画在日本人的深层文化意识上是暗合的。

《圣斗士》是描写五个青铜圣斗士为保卫转世女神雅典娜与教皇、海王、冥王做斗争的故事。《足球小将》描写的是一个生下来就对足球有一种触感的人与一群日本爱好足球者与足球的故事。《浪客剑心》的描写日本明治时期一位名为剑心的浪客在日本游历的故事。

这三部漫画在日本和中国都有极大的影响力。《足球小将》甚至影响了日本人对足球的看法,引发了日本青少年对足球的热爱。我所要发掘的就是这三部漫画中有典型意义的战斗场景(《足球小将》中的比赛场景实际上已经被战争化)的描写中潜在的日本精神。

在这些漫画中,主人公常常是以传统的弱者出现来与强者战斗,主人公虽然在客观上若于敌人,但是由于主观精神上不可战胜,终于最后赢得了战斗的胜利。

如在《圣斗士》中圣斗士是分成了青铜、白银和黄金三个等级。平时下等级的圣斗士是不能挑战上级圣斗士的权威的,但当无上的女神雅典娜遇到了危险,那五位以保护雅典娜的青铜圣斗士挑战上级圣斗士甚至挑战教皇。其实,我们细心发掘可以知道这个《圣斗士》的等级架构和日本的社会架构是何等的相似。雅典娜就是无上的天皇,天皇是具有无上的权威的。圣斗士就是武士,武士是有为天皇奉献一切的义务。于是,青铜圣斗士挑战上级的白银、黄金。在实际上,从正常的武力对比看,青铜圣斗士的战斗力是低于白银、黄金圣斗士的。但是,漫画中强调的是战士的精神,只要战士有不能战胜的主观精神,最后的胜利是属于自己的。也许,这个战士已经身受了不能治愈的伤,最后只要他的精神不死,敌人就不能战胜他。如:圣斗士星矢在与白银圣斗士战斗的时候,他由于战斗力先天的不足连拳都不能打到对方身上,同时身受重伤,常人已经不可能有战斗的可能,但星矢为了雅典娜不受到伤害,他主观精神(战胜对手,保卫雅典娜)是不可战胜,最后终于突破了身体的局限,将自己的武技由天马流星拳提升到了天马彗星拳,战胜了对方。

如在《足球小将》中,大空翼开始是在县中一个足球不是很厉害的小学读书,但他带领队友参加县内比赛,经过艰苦的赛事,终于进入决赛遭遇了县内往届第一的拥有天才守门员若林源三的队。若林源三被称为天才守门员,连手球都可以在足球球门范围内守住,可以称为是不可能攻破的防线。于是矛和盾终于在决赛中相遇,在此过程中,漫画渲染了大空翼在比赛中的坚强精神,并最终赢得了胜利。此后,大空翼带领自己的南葛中学队与日向小次郎东邦中学队在全国中学生联赛中相遇,南葛中学队的实力客观上是弱于东邦中学队的,因为东邦中学队不但有攻击力超强的日向小次郎,也有防守极为厉害的门将。但是,大空翼在必胜的主观精神支持下,在最后关头射入了制胜的一球。在整部漫画中,多次出现遭遇强敌,但必胜的主观精神支持着他们,让他们最后终于胜利了。成为英雄的一代。 《浪客剑心》中剑心在与强敌做战时,有很多次即使在身体受到了极重的伤,也在必胜的主观精神支持下最终战胜了强敌,赢得了最终的胜利。

同时,在《圣斗士》、《足球小将》、《浪客剑心》中每当主人公面临强敌,身处劣势之时,他们想到最多的就是:我在“一辉”“罗伯特”面前,我应该将自己的精神展现在他们的面前,我不能输,我一定要胜利。在必胜、坚持与这种不愿在别人面前失败的主观精神的支持下,他们才得以取得胜利。

在这三部漫画中,我们可以发现日本人在面临战争的时候的一些特点:对于主观精神的强调要远远的强于客观精神,他们甚至是可以扭转一些对于我们来说“铁证如山”的事情;他们十分重视自己的面子,他们的失败不能展现在别人面前。

我想,日本之所以形成这样的特点与日本本国的地理和历史环境有极大的联系的。首先,日本是地处于太平洋的岛国,其自然资源十分稀少,但其国民数量却超过了1亿人。国民生产资料获得就更少了。日本虽然向中国学习道德体系、官僚体系等,但是道德体系、官僚体系到了日本改头换面,就是与其地理与历史环境的现实状况有极大的关系的。由于资源的缺乏常常使日本人不能得到饱暖,为了让自身心理能保持平衡,使用主观意志来对抗客观现实的画饼充饥式的行为就出现在日本人身上。而日本人对情义的看法也主导了他们不能容忍自己的失败展现在别人的面前。而在上文中对鲁思.本尼迪克特的《菊与刀》的分析中,关于日本人对于战争的观念有两点:1、强调主观精神的民族,他们甚至于缺乏一种区别现实和理想的能力。2、在别人的注视下,应该将自己的精神展现在世人面前。这两点与日本漫画中所表现的关于战争的精神是契合的。

为什么日本漫画在日本如此流行?这和日本漫画中所展现的日本人对于战争的观念,与日本人的价值观念的契合是有关的。任何文本只有和社会自身文化模式向契合才有可能流行。如果与社会文化向悖,就不会有太多的受众来阅读。正如伏尔泰说道:“不具备社会之特征将遭遇社会最大之不幸。”虽然说的是人,但也可以引申到文本的流通上来。

这时,我又不得不面临另外一个问题,为什么中国也这样的喜爱日本漫画?是的,中国20世纪80年代以降,青年一代受日本漫画的影响是非常严重的。日本漫画在中国流行的现实其实与中国长期以来实行的教育方针有极大的相关性,中国长期以来所推行的教育方针实际上有很大部分是属于日式的教育方式。

近代以来,中国进入现代性进程以来,中国接触西方的媒介是日本,中国是通过日本来接触西方文化的。在了解西方的文化时,当然的受到了日本文化的影响,按照传播学的概念,日本就是充当了信息把关人的角色。同时在建国之后,毛泽东同志实行的政策就和日本有相似之处。

我认为中国应当重新审视自身文化上的问题,虽然日本文化霸权的强势对中国文化产生极大的影响,但是更多方面却是由于中国自身的文化因素。这些原因使中国在各个方面在不知不觉中靠近日本。同时,在世界上中国文化已经处于失声的境地。西方社会视日本为东亚文化的代表,而不是中国。面临日本及其美国等在消费时代,利用本身的经济优势对国外进行强势文化输出的国家,中国文化是处于劣势的。王岳川教授的《发现东方》中曾经统计了中国在20世纪中翻译西方书籍的数量,与西方翻译中国书籍的数量。比较两者数量发现中国与西方的文化交流是在严重不对等的情况下进行的。加强本国的文化输出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其实,不论怎样,日本漫画中所带有的日本人关于战争精神的观念,有很多方面也是对中国文化有益的,它让我们知道坚持、恒心与韧性在人生中的重要性。在全球化的时代,中国如何学习别国文化,同时在学习别国文化的同时关注本国文化的输出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只是经济大国而文化弱势的国家是不能持久的发展的,也不可能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强国。


笃志按:

本尼迪克特的《菊花与刀》这本书某志高中时有幸在书店翻过几页,可惜当时囊中羞涩未能购买,之后再寻得,便已涨价至百八十元,实在不是我等随便买的起的(因为好书太多啦)。网上搜索其电子版也没有什么成效,若有哪位朋友有电子版的,希望能好心留言一下。谢谢m(_ _)m

单说此文,给某志的感触到是不小的,文中提到日本人重视主观更胜客观这点实在和我相似极了,为了喝些咖啡放松心情,愿意一天吃两顿咸菜的我一丝耍酷爱面子的成分都没有的,完全是为了图个心情愉快,越是面对大的困难和挫折,我越是兴奋,整个人就激动起来,热血沸腾的感觉,坚信自己的意志和信念可以战胜一切……不过主观终究是靠客观来实现的,所以某志我不免经常碰到钉子,无奈之下,只得学中国的道家思想,阿Q一下自己。所以我是一个中日文化的综合体到是一点没错。

读完后惊讶的发现,日本文化原来已经在中国有这么大的影响,而中国本土文化确实也值得狠狠的反思了吧。

想起以前在仙吧提到的一句诗,仙剑再出依何人?中国文化再次光大又依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