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喝了些酒,看到网上一些人提起AIR和君望就说H,18X,无意想起了“出离的愤怒’这个词汇,也就无意想起了鲁迅。

我,很欣赏他。或许已有点崇拜。

鲁迅的书曾经得到了与红宝书相同的待遇。

一个时代的结束,伴随着一个个偶像由神坛走向人间的过程。盲目的偶像崇拜结束了,可是我们却面临着偶像的缺失。

记得郁达夫在悼念鲁迅的一篇文章里用过这样一句话“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一个可悲的民族,而一个拥有英雄而不知道爱戴他拥护他的民族则更为可悲”。这句话在现在看来似乎有着更为深刻的意义。

鲁迅的光环在政治宣传语言中退出,鲁迅走下神坛,可是他是否真正走向人民,走向大众呢?如果一个偶像,一种精神,只存在于书斋,或者仅仅成为一个符号,一个象征,而其意义无法回归民众,那么它的存在到底有多大意义呢?或者说究竟有多强的生命力呢?

我们近来可能经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网上或者报纸上会做这样的问卷调查“青少年心目中的十大文化偶像”“中国现代十大最具影响的文化人物”诸如此类,而答案也有共同之处,即一般情况下,第一位大概是鲁迅,其后还会有金庸,巴金等,再往后就五花八门了,有王菲,张国荣,周星驰等等。

或许我们会说,鲁迅不还在第一位吗,是在第一位,可这又能说明什么呢?如果赵薇周星驰也能列入十大文化偶像话,那么这个评选究竟还有多少意义呢,充其量不过又是一场打着文化大旗的娱乐化做秀而已。我们该悲哀,还是该庆幸呢?

鲁迅对于当下的意义究竟何在呢?这恐怕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问题。

在商业化的背景下,在娱乐华,快餐化的潮流下,鲁迅究竟还有多大的生存空间呢?网上对大学生所作的一项调查中,有大部分的人表明他们所读过的鲁迅的作品仅限于中学语文课本的那几部,学生们会普遍认为,鲁迅的小说艰涩难懂,语言太过拗口,表达的思想也显得过时。这又说明什么呢,如果连我们青年一代都会如此认为,那么是否可以大胆推论,鲁迅作为文化偶像的存在与否,是否只是时间的问题。

神化和政治化的鲁迅曾经近乎沦为某种工具。

而如今的鲁迅又如何呢?

事实上鲁迅已然成为一种符号,一个民族的精神与文化的象征,可是他的意义却已经缺失了,至少正在缺失。这就成了一个悖论,或者某种反讽。

一方面我们都知道鲁迅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甚至革命家,是我们伟大的民族魂;而另一方面,我们却不知道他为何会有如此多的头衔,或者至少我们在内心深处无法给自己一个清楚的充足的理由去承认这一点。

鲁迅被割裂了。作为符号的形式高高站在云端,而作为本质的意义却被弃置了墙角。

于是有人就发难了,鲁迅凭着那几部短篇就可以独坐中国文坛的头把交椅吗?

如果我们始终无法真正理解这些伟大的作品,我们还能保证不会有更多的人在做出同样的怀疑吗?是否坐头把交椅这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我们如何理解这些作品。学者们可能会很清楚,可是民众是否同样清楚呢?鲁迅的作品在大多数人看来,无非是反封建,反礼教,批判国民的劣根性。实际上我们的大多数老师就是这样给学生教的。

鲁迅的意义被我们囿于那个时代囿于那段历史,而历史则最终要为大多说人所遗忘。鲁迅为何无法回归民间呢?是其本身的原因,是教育的原因,还是时代原因,这一点值得我们深思。

鲁迅虽然走下了神坛,但却未能真正回归民间,他成了一个被割裂的偶像,会不会仅仅会成为某种符号,某种形式呢?以此纪念先生,纪念初中秉烛读呐喊的那段日子!